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?
這是一個相當宏大的問題,或許人類永遠也找不到問題的答案,但并不妨礙我們為之努力。實際上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追尋問題的答案,只不過長期以來,受限于科技水平低下,人們只能用哲學思想詮釋如此宏偉的問題。
到了近現代,在開普勒,伽利略和牛頓等共同努力下,一門新的學科物理學終于誕生。物理學是一門研究自然現象的科學,是研究萬物的組成,運行規律的一門科學。
那麼,宇宙萬物到底由什麼構成呢?如果把一個物體無限分割下去,最終會得到什麼呢?
實際上早在兩千多年前,古代人們就思考過這樣的問題,比如說古希臘時期的德謨克利特就提出了「原子論」,認為萬物是由原子構成的。
不過不要誤解,德謨克利特提出的原子概念,與現代物理學中的原子概念完全不同。他認為萬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組成,這種原子就像是實體的「玻璃球」那樣,排列順序的不同就構成了千變萬化的大千世界。
直到18世紀,物理學家們才通過實驗驗證了原子的存在,只不過那個時候人們對原子的認知還是很膚淺的,與如今科學家們描述的原子仍舊有很大不同。
在之后的兩百多年時間里,人們對原子的認知越來越深,從道爾頓的實心球模型,到湯姆遜的棗糕模型,再到後來盧瑟福的行星模型,一直到後來玻爾提出的原子能級模型,如今的電子云模型。
幾百年來,物理學家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原子結構的探索,如今我們也會知道了原子并不是不可再分的,它也有自己的結構,有核外電子和原子核構成,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,質子和中子都是由三個夸克構成的。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,電子的質量只占了整個原子質量的1837分之一,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人類對原子內部結構的認知,也只是從兩百多年前的19世界才開始的。當時的物理學家們并不了解原子的內部構成,對電子的運動更不了解,當時統治物理學界的還是牛頓經典力學。
隨著物理學家們發現了核外電子的存在和運行方式,他們發現牛頓經典力學在微觀領域徹底失效了。原因很簡單,如果按照牛頓經典力學計算,核外電子原本就不應該存在,因為電子在運行的過程中會不斷向外輻射能量,軌道越來越低,最終墜落到原子核上與質子中和。
但是物理學家發現,現實中的電子并沒有墜落到原子核上,而是非常穩定地在原子核外圍運行。一時間,物理學家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電子的這種「詭異」行為。
經過了將近一百年的探索,量子力學終于問世了。憑借量子力學,物理學家們終于可以描述微觀粒子的運行規律了。
按照微觀粒子的存在方式以及相互作用,自然界中的作用力可以分為四種,分別是強力,弱力,電磁力和引力。
那麼,這四種力到底是如何傳遞的呢?
物理學家們從電磁力的傳播方式中得到了啟發。電磁力是依靠「場」來傳遞的,傳播的媒介是光子,那麼其他三種作用力也應該依賴場中的某種傳播子進行傳遞的。
那麼,場和傳播子(比如說光子)之間有什麼關系呢?
我們都知道,電荷在靜止時也會產生電場,位于電場中的其他電荷會受到電場的作用,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會產生光子來傳播。而一旦讓靜止的電荷運動起來,其形成的電場就會產生波動,于是變化的電場就會產生振蕩的磁場,電磁場就這樣產生了。
而電磁場就是依靠光子來傳播的,光子其實就是量子化的能量,具有波粒二象性。事實上,不僅僅是光子,任何微觀粒子甚至是所有的巨觀物體,都有一定的波長,這也是德布羅意提出的物質波概念。
能夠看出,所謂的電磁波其實就是電子在躍遷時向外輻射的光子能量,由于電子一直在運動,就會產生變化的電場,然后導致變化的磁場,而變化的磁場又會產生變化的電場,于是電磁場就這樣傳播開了,傳播的是能量,也就是光子。
如今我們知道,光是一種電磁波,平時我們所說的光默認為可見光,實際上光的波譜范圍非常廣,可見光只是其中非常狹窄的一部分。
除了可見光之外,還有波長更長的電擾動,無線電,微波,紅外線等,當然也有波長更短頻率更高的紫外線,X射線,伽馬射線等。
電擾動也是電磁波,但是它的波長很長,頻率非常低,波長甚至可以達到上千公里,因此電擾動的波動性其實非常不明顯,看起來就像是平靜的海面,通常相隔幾十公里甚至更長才會出現兩個凸起的「波浪」(也就是波峰),因為電擾動看起來更像是場。
電磁波隨著頻率不斷變大,波長也會變短,比如說有的電磁波的波長甚至比原子半徑還要小,這樣的電磁波的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就非常短,看起來就是粒子,一點也不像波。
說白了,波長更長的電磁波更像是場,波長更短的電磁波更像是粒子,而中等波長的電磁波才最像波。但總體來講,光子也就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。
而德布羅意的物質波概念表明,即便是巨觀物體,比如說我們人類其實也是有波粒二象性的,只不過人體波動的頻率實在太大了,以至于波長非常短,任何精密的儀器也無法知道到人體的波動,因此巨觀物體都智慧表現為粒子性,也就是實實在在的物體。
按照如今的物理學體系,電子,光子,光子等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。不過隨著人類科技水平不斷提升,或許未來某天能夠發現電子等基本粒子也是有內部結構的,也是可以再分的。
那麼,把基本粒子不斷分割下去,最終會得到什麼呢?
更前沿的弦理論或許能告訴我們答案。弦理論認為,電子等微觀粒子根本就不是基本粒子,只是又一種更小的波動能量構成的,說白了電子就是「能量包」。而這里的波動就是弦理論中的「弦」,有閉合的弦,也有開放的弦,同時弦一直在不停地振動,而振動形式的不同,就會形成不同的基本粒子。
如果弦理論成立的話,那麼科學家們就可以徹底統一看起來雜亂無章的基本粒子,從更小的尺度詮釋宇宙萬物的組成結構。然后人類可以通過尋找弦的振動規律,探索不同基本粒子的生成機制,其中就包括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的引力子。
物理學家們對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進行深入探索后,雖然建立起來粒子標準模型,把不同的粒子進行分類,總體上可以分為玻色子和費米子,但這麼多的基本粒子還是顯得有些繁瑣了,尤其是不同粒子之間的作用和具體特性有些冗雜,很難利用現有的物理學框架進行徹底統一,而弦理論用振動的弦來描述所有的基本粒子,就顯得非常簡潔了,這也是為什麼弦理論被寄予厚望,很可能成為最終的大統一理論。
不過,弦理論雖然看起來很簡潔,但由于弦的尺度太小了,甚至比電子和光子還要小很多,根本無法在實驗室中觀測到,更無法觀測到弦的具體振動模式。目前弦理論更多的還停留在數學概念里,尤其是會涉及到非常復雜,晦澀難懂的數學公式,甚至是高維度的概念,很難在現實中得到驗證,這也是弦理論始終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大統一理論的主要原因!
完!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