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的歷史之所以能夠延續,除了歷史文獻的記載外,還有一個獨有經歷者和見證者——文物。
文物,對于我們來說是無價的,不單單是因為它們自身的價值不可估量,更因為它們背后代表是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。
正是因為有著文物的存在,我們才能更清晰地認清本以年代久遠的歷史,才能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在我們看來,文物都是價值連城,隨便挑出一件,都能讓普通人奮斗好幾輩子。
既然如此,文物都應該被好好保存才是,而博物館就是它們最好的家,在今天的中國,許多文物被收藏在博物館中,受到了良好的保護和管理。
它們以傲然的姿態,向一代又一代人訴說著背后的歷史與故事。
只是在歷史的沿襲中,有很多文物遭到了破壞,沒有得到該有的保護,這著實是一種莫大的損失。
好在,現今已經不同于往昔,我們已經有能力來保護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,被發現的文物也都有了一個棲身的安全之所。
但是凡是都有例外,我國就有一件出土之后并沒有被「精心」保護,更沒有被送入博物館的文物收藏,而是一直被露天放置,甚至還無人保護。
它的名字叫做開元鐵牛,又被稱之為黃河鐵牛,當然,它并不是只有一件,而是有四尊。
時至如今,黃河鐵牛已經出土了33年,歷經風雨的洗禮,它們雖然被印上了歲月的痕跡,但依然保持著令人敬畏的雄姿,讓人得以一眼千年,回溯大唐。
既然黃河鐵牛是正兒八經的國寶級文物,為何卻一直被露天放置,有學者卻說出了答案:根本不敢動。
那麼這背后又有什麼的故事?
在中國歷史上,許多文物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被保護和管理。
比如在清朝時期,由于戰亂和政治動蕩等原因,許多文物被損毀或流失海外;在新中國成立初期,由于缺乏保護意識和資金投入等原因,許多文物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管理。
然而,這些沒有被保護和管理的文物卻往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,黃河鐵牛也不例外,但唯一不同的是,黃河鐵牛本身所需要的保護并不迫切,畢竟它們有資本保持本色。
時間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。
山西省永濟縣博物館在縣委和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正式開啟了對蒲州城西黃河古道兩岸的勘探。
當然這次勘探并不是盲目性的探查,而是有據可依,根據當地的老人回憶說,在他們小的時候總會下河道玩耍,每到枯水期,他們就能在水中摸到堅硬的牛角,而當地一些漁家在河中行船時,還出現過船被硬物刮傷船底的情況。
這足以說明,在河道之中,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物品存在。
永濟縣博物館的專家和學者,經過一年多的勘察,最終發現了河道之下存在著巨大的鐵牛、鐵人。
既然有了發現,就沒有再讓它們在河底長眠的道理,于是經過幾個月緊鑼密鼓的籌備,四尊鐵牛全部出土。
在之后的發掘過程中,又出土了四個鐵人,兩座鐵山,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。
黃河鐵牛每尊大約高1.9米,長約3米,寬約1.3米,根據測算,每頭鐵牛的重量大約30噸重,如果算上下面的底盤河鐵柱,每頭約40噸,是典型的巨無霸。
鐵牛牛尾后有橫軸,直徑約0.4米,長約2.3米,橫軸軸頭有各式各樣的紋飾,繪著菱花、卷草、蓮花等花草。
鐵牛頭西尾東,面河橫向兩排,整體伏臥,兩眼睜開如銅鈴,呈現負重前行之姿態,形象十分逼真。
在清理了鐵牛表面的泥土之后,專家學者又緊接著對鐵牛進行了研究,而最終得出的結論是,黃河鐵牛鑄造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,距今已有1298年的歷史。
最初,鐵牛的鑄造是為了穩固浦津渡浮橋,維系秦晉的交通。
蒲津渡浮橋在當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,但是卻屢次毀于黃河的沖擊,唐玄宗便命令兵部尚書張說來重修此橋。
張說想到的辦法就是熔鐵鑄牛做墩來代替木樁,進而冶鐵結鏈代替繩索,在鐵牛的下方還有6根巨大的帶著倒刺的鐵柱,牢牢扎入地下,以此來打造可以抵御黃河水沖擊的鐵橋。
根據相關人士的推算,這項工程十分龐大,大概耗費了1100噸的鐵,占據了開元年間全國鐵產量的五分之四。
至于說為何要選擇「牛」的形象,這是因為受到了《易經》的影響,《易經》有云:
牛象坤,坤為土,土勝水。
所以說,這四尊鐵牛在古人的心目中是無可非議的鎮河鐵牛,有了它的存在,兩岸的百姓才得以無比心安。
投資巨大的鐵牛浮橋,在黃河水肆意沖刷中傲然挺立,守護了兩岸百姓數百年,促進了黃河流域的繁榮。
到了金元戰爭時期,蒲津渡浮橋被毀,同時,隨著元朝的崛起,蒲津渡浮橋的戰略地位也漸漸弱化,于是這座浮橋再也沒有被重新修建,鐵牛終于卸下了肩頭的重擔,靜靜守望歲月的變遷。
後來黃河改道,鐵牛逐漸被泥沙淹沒,新中國成立之后,三門峽庫區泄洪,河床淤積,再加上河水持續西移,在六七十年代時,鐵牛已經被深埋于黃河水面之下數米的河灘之中了。
永濟縣發掘出這四尊鐵牛之后,自然要考慮該怎麼保存它們,一時間爭議不斷,最終采取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護方案:
把鐵牛、鐵人、鐵柱原地提升12.2米,在地表以上恢復其原貌,露天陳列。
至于說為何選擇這一方案,這是因為這四尊鐵牛讓人們根本不敢亂動,因為它們的體型龐大,重量太重,在移動過程中,很容易遭受二次破壞,這則與文物保護的初衷不相符。
或許有人會說,露天陳列豈不是讓鐵牛會遭受生銹,這不也是對文物的毀壞?
其實鐵牛所用的材料遠非我們所認為的那樣,在數百年的河水沖刷中,它們都幾乎保有最初的模樣,所以它們有能耐抵御生銹的難題。
時至如今,對于鐵質文物的保護依然是一道世界性的難題,在沒有想好該如何更好地保存時,還是就地陳列最為穩妥。
總之,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,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和研究價值,我們需要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,讓這些珍貴的文物得以永久的保存和傳承下去。
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夠更好地了解歷史和文化背景;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;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和發展!
參考文獻:《舊唐書》、《蒲州府志》等。
(圖網,侵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