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煬帝曾賞給日本一塊木頭,如今被日本奉為國寶,天皇都不能動它
2024/02/07

在隋朝,日本派出數位大臣前往隋朝,表達想與隋朝建立友好關系的誠意。

隋煬帝雖然一開始對日本頗為不滿,但還是決定給予日本使團友好的回應。

當日本使團返國時,隋煬帝送給他們一件非同尋常的國禮:一大塊沉香木。

自此以后,日本把這奉為國寶。

01

公元607年,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煬帝楊廣登基已三年有余,他為了在遼東地區稱霸,圖謀奪取遼西之地,再次發動大規模用兵,進攻位于朝鮮半島的高句麗。

就在隋煬帝興師動眾,大軍壓境的同時,遠在東海之外的日本群島上,也正在醞釀一件大事。

日本當時主要的民族是大和民族,他們在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的領導下,經過多年努力,終于統一了分散的各族國家,人口總數達到了七萬,在當時的列國中實屬「超級大國」。

然而,日本的皇室政權卻掌握在有權有勢的貴族手中,太子名義上的攝政,權力十分有限。為了向強盛的中原王朝學習積極中央集權的制度,607年,太子任命外交高手小野妹子出使中國,率領僧侶學生跋山涉水,渡海來到隋朝都城洛陽覲見隋煬帝。

兩國使者的見面預示著一場外交風波的來臨。

當小野妹子呈上天皇親筆國書時,信中開頭的「日出處天子,致日落處天子」一句話,立即引起了隋煬帝的震怒。

在中國帝王的認知里,天子乃是太陽,普天之下唯我獨尊,天子之位,不容他國侵犯。

一個區區的倭國竟敢在國書中自稱日出處天子,與中國皇帝平起平坐,這無疑是對隋朝權威的公然挑釁。

眼見隋帝青面怒目,滿朝文武也都神色狐疑,小野妹子意識到語言上的疏忽可能造成嚴重外交后果,連忙向隋煬帝解釋天皇對中華文化不甚了解,在措辭上有所疏漏,絕無輕蔑之意。

隋帝這才勉強消了怒氣,沒有繼續追究天子一詞的問題。

這場外交風波似乎就此平息,但一個細節卻暗示著隋煬帝內心的真實想法。

按慣例,中國皇帝向來會予以高規格的回禮,以彰顯中華威儀。

然而這次隋煬帝卻刻意從宮中拿出一塊重達13公斤的低檔黃熟沉香木贈送給天皇,表面看是體現寬宏,實則暗藏諷刺之意。

02

我們不妨來看看,這塊沉香木對于當時的隋朝和隋煬帝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。事實上,以隋朝國力和隋帝奢靡的生活方式來看,一塊13公斤的黃熟沉香可謂毫不起眼。

這可從隋煬帝平日里香料消耗的驚人數額看出端倪。

據《開河記》記載,隋煬帝每次坐龍舟巡游大運河時,船上便要焚燒大量沉香,「香聞十里」。而他個人使用的都是上等沉香,入水即沉。而此次贈送的黃熟香,質地松軟,落水難沉,在當時被視為低檔次香料。

據《香乘》記載,隋帝每年除夕時要焚燒20多噸的上等沉香來享樂,足見他的奢靡程度。

所以,這塊13公斤的黃熟沉香放在隋朝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,它的低劣品質以及過輕的重量,都昭示著隋煬帝的輕蔑態度,是對倭國國書的暗中諷刺。

然而日本使團并未察覺其中的玄機,反而對皇帝的「寬宥」心懷感激,將這塊木頭小心翼翼地運回國中。

03

據日本神話記載,日本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當年抱著一根巨大的香木下凡來到人間。

日本人認為,隋朝贈送的這塊沉香木,便是神武天皇的圣物。為此,日本人取名「蘭奢侍」,意為「空靈閑逸」。

公元765年,圣武太上皇去世,其遺孀光明皇太后便將蘭奢侍獻給東大寺,作為鎮寺之寶。

自此,它一直供奉在東大寺,日日夜夜接受僧侶的誦經供養。

然而,這塊神秘的香木也因此成為日后爭奪的焦點。

在室町時期,權勢滔天的足利義教大將軍前來東大寺朝拜,一眼看中蘭奢侍,欲將其強行帶回家中。

誰知他剛抬起木頭,天空就狂風大作,烏云遮天,所有人都嚇呆了。最后,足利義教只得作罷。

此事使蘭奢侍更添神秘色彩。民間便流傳移動它會帶來災難的傳說。

那時,足利義教的兒子義政也對這塊木頭垂涎三尺,但又不敢輕舉妄動。他只好小心翼翼地刮下了一點木屑,確認天無異象后才放心。

此后,日本天皇賜予有功之人「蘭奢侍」,實則只是在木頭上刻字,送上一點木屑而已。

在織田信長時期,他強迫天皇同意其割取了一寸八分見方的蘭奢侍,以昭告天下他將取代幕府。這也是歷史上割取量最大的一次。

進入明治時期,蘭奢侍逐漸成為皇權的象征。明治天皇也僅僅截取了一小部分。

時至今日,這塊從隋朝流傳至今的沉香木,已融入日本民族傳說,成為日本皇室榮耀的象征。

04

隋朝滅亡后,中國歷史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——盛唐。在前幾任君主的努力之下,唐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。經濟欣欣向榮,各種宗教在政府允許下得以自由傳播。其中,佛教的影響力最大。當時,著名的高僧鑒真應日本天皇的邀請,歷盡艱辛東渡日本,將中原的佛教文化帶到了日本。

與此同時的日本,正處在一個歷史轉折點。在推動大化改新之后,日本全面學習唐朝,引進其政治制度、文化等各個方面。

當年隋朝送給日本的名香蘭奢待,也掀起了日本社會一股熏香風潮。從天皇到貴族,人人以能夠熏上蘭奢待為榮。

這股熏香風氣很快就從上流社會傳播到了普通民間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