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有「事死如事生」之說,尤其大戶人家更為講究,就連佛家也有「金棺銀槨」。
可令人詫異的是,新疆曾發現一座千年前的古墓,主人雖是一位大將軍,但他的棺槨竟然是用「廢紙糊的」;這麼隨便,難道這位將軍犯了什麼大罪?
專家卻說:「紙棺一字千金,堪比秦始皇的金棺」。
秦始皇陵至今未被開啟,里面的財富更是被千年傳說,就連棺槨也被說成「金棺」;如今發現的僅是一副「紙棺」,怎麼可能與秦始皇相提并論呢?
秦始皇陵在陜西,「紙棺」卻在高溫、高寒、高海拔的新疆沙漠地帶。
1959年,新疆著名的「西北舊塋」就開始了考古發掘。
這里又稱「阿斯塔那古墓群」,隱藏著自晉開始,直到唐末的500多座古墓。
「西北舊塋」自1959年開始考古發掘,直到今天依然在繼續,期間出土了大量文物,著名的「千年水餃」就出自這里。
1973年,「阿斯塔那古墓群」又有了新發現,這次發現的又是一座古墓群,但多為古代「平民墓」,似乎研究價值不高。
沙漠中考古,本來就是苦差事,如今又幾乎沒有收獲,考古隊員們難免有些失落;就在此時,其中一座古墓發現了一枚印章,緊跟著是一堆亂哄哄的「廢紙」。
一般來講,「阿斯塔那古墓群」位于高溫、高寒的沙漠地帶,這里沒有大型樹木,因此幾乎沒有出土過像樣的棺槨,多為「草席裹尸」而葬,可如今這一堆「碎紙」,又該怎麼解釋呢?
隨著發掘深入,竟然出土了一副「紙糊」的棺材,很明顯,這座古墓的主人身份特殊。
常理來講,「草席裹尸」已經夠寒酸了,如今竟然是一副「紙糊」的棺材,這豈不是更不尊重墓主人了嗎?
更離譜的是,這副「紙棺」用的竟然不是白紙,而是寫過字的「廢紙」,這也太過分了吧?
自殷商起,世人就秉承「死者為大」的理念,即便貧苦百姓也能落得一口薄皮棺材;如今這副「紙糊」、還是用「廢紙」糊成的棺材,難道墓主是「罪大惡極」之人?
起初,多數考古隊員都是這麼想的,但既然有文字,那就屬于重大考古發現,因此「紙棺」還是被運回了研究所,由專家進行解讀。
最先出土的那枚印章,鑒定結果為:墓主人是唐代將領「張無價」;此人驍勇善戰,曾平滅西域「高昌國」,如此名將,這副「紙棺」實在不配他的身份。
為了搞清楚「1700年前的真相」,專家們開始一點點拼接那堆支離破碎的「廢紙」,結果證明,大家都想錯了,這副「紙棺」非但不是侮辱人,反而代表了墓主一生的榮耀。
大抵來講:自漢代開通「絲綢之路」后,華夏與西域諸國有了聯系,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「大漢盛世」。
但隨著以后的紛爭戰亂,「絲綢之路」斷絕了數百年,直到唐王李世民當政,「絲綢之路」被再次打通,「大唐盛世」初具雛形。
1700多年前,西域各國商旅紛紛攜寶自「絲綢之路」入大唐,此后就形成了「萬邦來朝」的壯觀場面。
按理說,「絲綢之路」應該是促進國際貿易的好事,受益者不單有大唐,西域諸國同樣受益匪淺,但有人偏偏不這麼想。
當時的「絲綢之路」,沿途分布著許多番邦或方國,其中「高昌國」見大唐日益昌盛,心中頗為不滿。
他們認為「絲綢之路途徑‘高昌’,受益者卻是大唐,這很不公平!」
于是,「高昌國」在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上設置關卡,故意阻攔赴唐商旅;要去大唐也可以,但要收取高昂的「過路費」。
這筆收入著實令「高昌國」吃得滿嘴流油,他們認為自己的實力足以抗衡大唐了,以后高昌國也能「萬邦來朝」。
李世民聽聞此事后,既生氣又好笑,立即派出「張無價」前去征討;結果可想而知,「高昌」不過一城之地,「張無價」沒費勁就將其平滅,后筑起一座「西州城」。
至此,大唐驍將「張無價」被留在西域鎮守邊疆,直至逝與「西州城」任上;如今出土的那枚印章,就是「張無價」的官印。
中華兒女講究「落葉歸根」,但地處高溫、高寒地帶,張無價的尸身顯然難以運回大唐,只能就近葬于沙漠。
如果按中原風俗,以張無價生前的功績、地位,以金絲楠木成殮也不過分;但尷尬的是,「西州城」地處蠻荒沙漠,高溫、高寒、高海拔的惡劣環境,促使這里連一棵樹都沒有。
「張無價」可是鎮守一方的名將,怎麼能像平民一樣「草席裹尸」呢?
為了表彰其功績,軍賬中有人提議,用沙漠中僅有的茅草編成框架,再以「文書」糊成「紙棺」。
以「文書」做棺,就能凸出張無價的生前功績了?
這個不用懷疑,「紙棺文書」可不是一般的東西,這些文字記載的是1700年前,來往西域的戰報、公文等,其中還有唐王親筆御書的「表彰信」。
這些文字,對于一位臣子來說可是莫大的榮譽,縱觀歷史,唯有張無價「紙棺下葬」;這具「紙棺」非但不是對張無價的貶低,反而是他一生的最高贊譽。
這些文書,除了對張無價的肯定外,還記載了大唐「西州都護」數十年來的軍隊人數、歷次戰爭經過、軍事部署、人口記錄、「絲綢之路」上的各國發展等。
某種角度看,「絲綢之路」左右了數千年來的歷史發展,其重要程度比之長江、黃河、京杭大運河等有過而無不及。
但在千年前,「交通」是個大問題,因此歷代史料對「西域諸國」的記載并不多,尤其「西州城」這樣的蠻荒之地,其發展過程更是少之又少。
如今發現的這副「紙棺」,其內容之豐富堪稱1700多年前,「絲綢之路」的詳細發展史,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。
今有「一頁宋紙一兩金」之說,如果對比這副「紙棺」,其價值就不在一個檔次了,用「一字千金」來形容也不為過。
當然,在專家眼中,這副「紙棺」的價值,比未出土的秦始皇「金棺」還要高,對此您怎麼看呢?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